为深入挖掘利用本土红色资源,传承革命精神,讲好蓬江故事,今年8月,蓬江区选调生、青年人才“红色讲解员”比赛正式开赛,21名驻村选调生、15名“3 个100 人才引育工程”引进青年人才登台演讲、同场比拼。本期,“蓬江发布”将聚焦选调生中的优秀“红色讲解员”,展示他们讲述的革命故事。
“荷塘三杰”
——驻荷塘镇吕步村选调生宋承运
1940年前后,随着广州、江门等地相继沦陷,五邑地区各级党组织开始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农村,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建立人民抗日武装,齐心抗击日寇。“荷塘三杰”是指在荷塘镇农村开展革命工作的容忍之、胡剑卿和胡耀椿三位先辈。
容忍之,禾冈村人,早年从事教育工作,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1939年,在他的领导下,我党建立了荷塘乡党支部,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。容忍之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,广泛发动群众,储备青年后备力量,通过举办民众夜校、妇女识字班等,号召荷塘群众参与抗日救国活动。此外,他还组织起地方抗日武装——新会民众抗日自卫队第四大队独立第二中队。这支由我党直接领导的武装力量,在1940年象山之战抗击日寇以及1944年掩护珠江纵队转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胡剑卿,南村人,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,“412政变”后被迫转移开展地下工作。1929年返回家乡荷塘南村,在廉访胡公祠办学。胡剑卿一直支持中共地下武装,抗战期间,中共广东省委在他创办的梅溪小学设立了“中共中顺新边区工作委员会”,指导中山、顺德、新会等地校友投身革命事业,以办学为掩护开展地下工作。在胡剑卿的影响下,门下的许多学生投身到荷塘镇的革命事业。
南村村“中顺新边区党委旧址”
胡耀椿,塔岗村人,是胡剑卿的学生。在老师的影响下,他成为了抗战游击队塔岗主线的联络人,曾配合容忍之、胡剑卿护送珠江纵队横渡西江。抗战胜利后,胡耀椿在塔岗村办学教书,聘请南村胡剑卿担任校长,继续帮助我党在塔岗村开展工作。在胡耀椿的资助下,塔岗成立了自卫队民兵组织,积极配合党组织引导本地守军起义,为江门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。
从抗战初期在象山抵御日寇到抗战后期配合珠江纵队转移,再到江门和平解放,“荷塘三杰”的故事已深入人心。
让我们把时间拨回1940年1月的象山之战。荷塘乡两名村民袭击了日军一处军火库,日军随即以捉拿村民为由兵分两路进攻荷塘。面对来犯日军,容忍之立即将第二中队组织起来,与荷塘群众英勇抵抗,其中以篁湾村的战斗尤为惨烈。1月19日,日军在篁湾村与村民武装、自卫团发生冲突,展开巷战。战斗期间,第二中队队员与荷塘群众英勇抗敌,不畏牺牲,对来犯日军开展了将近一天的围攻,迫使日军在夜间仓皇撤退。随后,中共荷塘支部立刻组织群众转移,避开了日军于次日的再次进犯。在这场抗日战斗中,有28名第二中队队员壮烈牺牲,70余名村民殉难。荷塘军民一心抗日,有效震慑了日军,让此后日军白天不敢轻易进犯。
时间快进到1944年抗战后期,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建立以五岭为中心的湘粤桂边抗日根据地的指示,珠三角地区重要的抗日武装——珠江纵队500多人的主力部队准备横渡西江抵进粤中,计划借用荷塘塔岗村渡头渡江抵达对面的棠下周郡村。要把500多人的部队顺利乘船渡江极其困难,一是人数多容易暴露,二是地方武装割据局面复杂,途中要经过多方势力范围,稍有不慎容易陷入绝境。
禾冈村容忍之三兄妹
期间,容忍之多次找到胡剑卿、胡耀椿会商,了解分析渡江计划,承诺全力帮忙。三人先以做生意为名,麻痹本地反动守军长官,后又争取到当地船工师傅和电话机话务员的支持。在夜深人静、日伪海上巡逻艇换班的空档,珠江纵队500多名战士快速登船,趁着夜色顺利驶向了对岸。
“神枪手”龚昌荣
——驻棠下镇石滘村选调生邓晓韵
1934年9月末,一则新闻轰动上海滩。一位名叫熊国华的男子,9月15日在上海公共租界福州路的一家旅馆遭遇枪击,抢救过来没多久,9月26日,又有2人闯进病房,连开数枪,将其当场击毙。这场“上海空前未有之暗杀案”让上海滩的特务、叛徒人心惶惶,比如国民党中统调查科科长徐恩曾,因为他知道,这是中央特科“打狗队”出手了。
事情要从上海的地下斗争说起。
当年,周恩来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行动科,特别是顾顺章负责的红队——“打狗队”,在上海滩闻名一时。然而谁也没想到,1931年4月,顾顺章被捕叛变,泄漏了不少信息机密。卧底在国民党的钱壮飞截获了这一情报,及时向党中央报告,中央特科得以转移。但此后,大批地下活动的党员被捕,有的坚贞不屈、英勇就义;也有的经不住威逼利诱、当了叛徒,其中,上面提到的熊国华就是。
熊国华代号“老龚”,1934年9月,上海中央局侦知“老龚”已叛变的事实后,决定派出“打狗队”除掉他,并安排队员杨光华去联系,称党中央要联系他,让熊国华住进四马路昼锦里37号的谦吉旅馆。
可是狡猾的熊国华复条说:“我的环境不好,不能去旅馆,我派人去代理,同中央接上头我再去。”杨光华又写了一个条子送去,内容是:“中央局去找你的人是不许一般人认识的,你不去,他就不去找你。”
1934年9月15日上午7点,熊国华到达谦吉旅馆。次日晚上,“打狗队”两名队员直奔旅馆二楼,敲开门后,对熊国华连开3枪。当巡捕赶到时,熊国华已浑身是血,后被送至仁济医院。得知熊国华并没有死,“打狗队”决定再次采取行动,9月26日下午3时,在医院成功击毙熊国华。
10天内两次行动,让国民党特务胆颤心惊。而奉命击毙熊国华的,正是继顾顺章之后的“打狗队”队长龚昌荣,他的事迹,远不止于此,今天要讲的,便是他传奇的一生。
龚昌荣故居
龚昌荣,江门人,本姓李,后被过继给旅美华侨龚定宽,改名龚昌荣。上世纪20年代,龚昌荣外出打工,在工人中间接触到了革命思想,并积极投身工人运动。1925年6月,省港大罢工爆发,龚昌荣前往参加,成为了纠察队一员。1926年,纠察队改编为缉私卫商团,龚昌荣担任连政训员,在此期间练就了一手出神入化的枪法。1927年4月,缉私卫商团被国民党反动派袭击,龚昌荣逃脱后前往洋务工会,不久又加入“剑仔队”,开始从事镇压叛徒的工作。同年12月,广州起义爆发,龚昌荣担任敢死队连长,起义失败后,龚昌荣随队撤至海陆丰一带,担任工农红军第四师连长,坚持革命斗争。
1930年7月,龚昌荣调往香港任“打狗队”队长,专职镇压叛徒、特务,先后秘密击杀了叛徒游体仁和香港政府侦缉队长谢安等人,也因此遭到缉捕,在组织的安排下,他转移到上海工作。
到上海后,龚昌荣化名邝惠安、邝福安,继续从事处置叛徒工作。顾顺章叛变后,周恩来重组中央特科,龚昌荣担任“打狗队”队长。由于龚昌荣善于易容和变换口音,即便是手下对他的容貌也不清楚,中统特务更是一头雾水,只知道此人是个非常厉害、手执双枪百发百中的老广东。
领导“打狗队”后,龚昌荣随即展开锄奸工作。1932年,中统特务史济美化名马邵武,担任中统上海区区长,上任没多久,卢福坦、廖承志、王云程、陈独秀等同志相继被捕。于是,刺杀马邵武提上议程。1933年6月17日,龚昌荣带队在广西路击毙马邵武。从1930年到1934年,4年时间,龚荣昌带领“打狗队”锄奸100余人,一系列行动让上海的特务叛徒心惊胆颤。
熊国华之死,让徐恩曾下定决心要除掉“打狗队”。1934年10月,中共上海中央局书记盛中亮被捕叛变,供出了“打狗队”的线索。1934年11月6日上午,龚昌荣从住处出来时,被埋伏的十几名特务围住,因寡不敌众被捕。后经叛徒指认,中统上海区才知道,这个人就是令他们闻风丧胆的龚昌荣。被捕后面对严刑拷打与威逼利诱,龚昌荣坚贞不屈、视死如归,没有泄露党的秘密。1935年4月13日下午4时,龚昌荣与“打狗队”队员赵轩、孟华庭、祝金明一同被国民党反动派绞杀于江苏第一监狱。
2021年6月28日,龚昌荣故居在江门揭牌,让我们向英雄致敬!
龚昌荣故居
“红色禾冈”
——驻荷塘镇禾冈村选调生陈志鸿
欢迎大家来到革命老区村荷塘镇禾冈村。
首先,介绍一下荷塘镇及禾冈村的历史由来。荷塘镇是江门、中山和佛山的交汇点,被西江所环绕,成岛前,地势低陷,似“河中之塘”;成岛后,遍植荷花,荷香飘拂,故称“荷塘”。禾冈村位于荷塘镇西南端,据族谱记载,北宋时期先辈为躲避战乱,从韶关南雄市迁徙至广州新会,后续迁移至此地。
——成立荷塘第一个党支部
请看这边。荷塘镇是革命老区镇,有6条革命老区村,其中历史最悠久的便是禾冈村,是荷塘镇革命的先驱地。1938年,中共荷塘第一个党支部在此建立,担任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的便是禾冈村容氏三兄妹的大哥容忍之,也就是图中最右边的那个。其弟弟容辛和妹妹容中,在他的带领下也参加了抗日革命斗争。他通过领导当时的中共地下党组织,英勇地抗击进犯荷塘的日军和歼灭国民党敌对分子,在江门抗日战争和和平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除了开展革命,晚年的容忍之曾担任“冈州诗社”社长,出版了著作《山谷诗词抄》;弟弟容辛晚年曾担任书画社理事和顾问。桌上最右边的这两本就是两兄弟的著作。
荷塘镇“红色禾冈展厅”
——击退日寇两次登陆侵略
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,日军向江门发起了进攻。期间,先后两次分别从禾冈村、篁湾村渡口登陆进犯荷塘,但均受到了荷塘当地党组织领导的自卫队和村民的英勇抗争,这就是著名的篁湾象山之战和禾冈渡口之战。两次战役共歼灭日寇约30名,有力地回击了侵略的敌军,实现抗战时期荷塘没有日军驻留的奇迹。
——开办妇女识字班
为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抗日战争,破解封建思想,根据新会工委指示,荷塘抗日先锋队女骨干容海云、容爱情等人在禾冈村村民容中的住所开设妇女识字班,后来以容中为教学骨干继续开办,持续八年之久,先后入学者近百人。识字班一边传授认字识字、医学救护等知识,一边宣传党的先进思想和抗日政策,成为当地党组织重要的后方保障。
——掩护珠江纵队主力横渡西江
这幅图中的诗词是容忍之所作。讲述的是,当时容忍之奉命掩护珠江纵队主力队伍中林锵云等领导人,从荷塘镇塔岗村渡口横渡西江抵达棠下镇周郡村的壮举。当时塔岗渡口和周郡村一带的江面分别被国民党部队和日寇封锁,船只经过十分危险,被当地人称为“阎王海”。在容忍之缜密思考和巧妙安排下,当晚只用了一个多小时,用50多支农船,将500多人的主力部队顺利运送过江,保存了党的抗日武装力量及骨干队伍,比如,在建国后曾担任广东省委常委、副省长的林锵云,担任广州市委书记、人大主任的欧初等。
珠江纵队横渡西江
——三天确定《江门和平解放协议》
相信大家都知道,1949年10月23日,我们党在江门市中兴路35号跟当时的国民党守军“坚忍”部队签订了和平解放协议,江门得以和平解放。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,当时的谈判经历了三天,其中第一天谈判,是“坚忍”部队大队长冯畅卿与粤中纵队第六支队代表容辛,在荷塘镇塔岗村的民兴糖厂进行,并在这里起草了协议的初稿。第二天,则是中共新会工委派出代表李光中与“坚忍”部队司令员云汉在江门三角塘公园进行谈判;第三天,经容辛、李光中进一步劝说,最终同意签订协议,江门和平解放。
这是荷塘镇的红色地图。荷塘镇是蓬江区革命老区镇,蓬江区共有9条革命老区村,荷塘镇就有6条,荷塘镇红色资源非常丰富,这幅地图标记了这6条革命老区村、革命先烈故居的位置、简介。
“中国舞蹈之母”戴爱莲
——驻杜阮镇中和村选调生李嘉乐
在杜阮镇西南面的中和村里,有一间倒塌得只剩一堵泥墙的小泥房,这就是“中国舞蹈之母”戴爱莲先生的祖居。2020年,蓬江区政府拨出专项资金,把泥墙保护起来,还修葺了旁边的一座房子,展示戴爱莲先生的生平。观其一生,于革命年代无惧隆隆战火,“以舞蹈为武器”为抗战尽己所能,90岁高龄在病床上仍坚持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,戴爱莲先生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令人感动。
戴爱莲生于1916年,成长在华侨家庭。14岁时赴英国学习舞,艺术造诣不断深化,由此开启了辉煌的舞蹈生涯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戴爱莲在伦敦多次参加“保卫中国同盟”筹集抗日资金举办的义演,自编自演了《警醒》《前进》等舞蹈,歌颂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。
不久,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,戴爱莲积极投身于祖国抗日救亡,在香港和重庆亲眼目睹了“大轰炸”惨状后,她创作了舞蹈《空袭》《东江》《思乡曲》《游击队的故事》等大量舞蹈作品,铭记那些为抗战付出热血与生命的仁人志士,诉说战火侵袭下每个人的悲伤与愤怒,成为了激励军民抗日的思想武器。戴爱莲不辞路途艰险,骑着驴车,步入川康等少数民族地区寻根,为觅得中华民族舞蹈的真形、真魂、真谛,献出了赤子之心。
杜阮镇中和村戴爱莲先生祖居
戴先生发起、领导采集、整理、演出的边疆舞蹈,不仅轰动了山城重庆,风靡了上海,还以如火燎原之势迅速在大中学校学生中传播,为学生解放运动的开展起到了团结思想的作用。“反饥饿、反内战、要民主、要和平”,学生运动遍及全国,有口号处就有边疆舞的歌声舞影。
1975年,60岁的戴爱莲回到魂牵梦萦的杜阮镇中和村寻根,在一课百年香樟树下缅怀祖辈生活过的足迹。为了表达对家乡的热爱,离开杜阮前,戴爱莲提出捐赠3000元用于家乡建设。那时候,戴爱莲刚从五七干校领到补发的8年工资,3000元几乎是她的全部财产。时任县委书记的袁炳焕没有接受这笔捐赠。2010年,杜阮镇政府建成了戴爱莲广场;她的经典之作《荷花舞》铜像,也伫立在广场上。
2005年,年近九旬的戴爱莲正患病在北京协和医院,提出了入党申请。同年12月26日,中央芭蕾舞蹈团为她在病床上举办了入党仪式。
最后,我想用戴爱莲先生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讲述:我梦见自己是一滴水,在金池里浮动,那里金光闪烁,但我感到窒息,那不是我想要的。我感到渴,一心想寻求属于我的海洋,直到我飞出金池,不停地寻找,发现了一个大海,在那里面,我变成了一个人,一个中国人。挤在熙攘的人群中,我的呼吸变得自主而轻快,我大口呼吸,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属。
江门原创歌舞剧《戴爱莲》
南侨机工罗洪发
——驻棠下镇良溪村选调生卢佳佳
1939年,在爱国侨领陈嘉庚的号召下,3200多名华侨热血青年放弃优越平静的国外生活,从东南亚各国回国投身抗战,在被称为“死亡公路”“抗战生命线”的滇缅公路上,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抢运50万吨抗战物资,他们当中有1000多人为国捐躯。他们是南侨机工,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。
在棠下镇良溪村,有一位华侨机工,叫罗洪发,出生于1910年10月。抗战时期,罗洪发响应号召,回国参战,参加第九批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服务团。当时的滇缅公路,是援华物资运输的生命线,但道路沿途惊险崎岖,非熟练的机工难以胜任,而在国内技术娴熟的司机与修理工又比较缺乏,因此运输工作主要由南洋机工承担。罗洪发和同事们驾驶着装载援华物资的汽车,出入在崇山峻岭之间,冒着枪林弹雨危险,从没有退却。其中有一个“能改写抗战历史”的故事。
棠下镇良溪古村
在滇缅公路中段的怒江峡谷上,有一道惠通桥,是民国时怒江唯一的桥梁。1942年5月初,日军56师团以装甲车开路,组成快速纵队,沿滇缅公路挺进滇西,3日攻占畹町芒市,4日占领龙陵,5日到达惠通桥西岸,计划渡过恕江占领昆明、夺取重庆。为阻挡日军进攻,国民军在桥上埋下炸药,准备切断日军通道。
当时,南侨机工车队运输工作尚未完成,时间紧迫,需要进一步加快速度前行。同时,有日军特工伪装混入到了过桥的难民之中,也想伺机偷袭占领惠通桥。就在南侨机工车队过桥时,一名恶商老板不听指挥,在桥头倒车妨碍交通,还气势汹汹,被守桥卫兵开枪警告。一声枪响,日军以为被国民军发现了诡计,便开枪应战,桥上瞬间乱作一团。情况紧急,罗洪发在桥上指挥南侨机工车队加大油门、尽快冲过去,他大声呐喊,“快些跑,能跑多少得多少!”最终,大部分南侨机工车队在罗洪发指挥下,抢在国民军炸桥前通过,炸桥也成功地阻断了日军西进路线。
1942年5月后,惠通桥炸毁,滇缅公路的运输工作停了下来,南侨机工车队被解散。由于罗洪发开车运输技术好,懂得机械修理技术,被美国军队看中,推荐加入了盟军,前往二战前线阵地,继续负责物资运输,抢修各类大炮和枪械。抗战胜利后,为表彰南侨机工罗洪发为国抗战,美军驻中印缅总司令部作战参谋部还为他颁发了纪念盘。
南侨机工纪念碑
编辑 | 蓬江发布编辑部
来源 | 蓬江区委组织部